尊敬的老师,亲爱的同学们:
大家上午好!“居安思危,思则有备,有备无患。”安全,是我们学习和生活的基石,而灾害,却像隐藏在暗处的“敌人”,随时可能威胁我们的生命财产。每年5月12日是全国防灾减灾日 ,设立这个日子,就是为了提醒我们时刻保持警惕,做好防灾减灾工作。今天,让我们一同深入了解防灾减灾知识,为生命安全筑牢坚固防线。
一、知晓灾害的“真面目”
自然灾害种类繁多,地震、洪水、台风、火灾等,每一种都可能带来巨大的破坏。地震发生时,大地剧烈摇晃,房屋瞬间倒塌;洪水来袭,滔滔江水淹没村庄和城市,夺走人们的家园;台风裹挟狂风暴雨,摧毁建筑、掀翻车辆;火灾一旦失控,熊熊烈火将吞噬一切。这些灾害不仅会造成人员伤亡,还会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产生严重影响。了解这些灾害的特点和发生规律,是我们防灾减灾的第一步。就像我们了解了地震前可能出现动物异常、井水水位变化等预兆,就能提前做好防范准备。
二、构筑生命的“安全网”
面对灾害,预防是关键。在学校,我们要积极参与防灾减灾演练。火灾逃生演练中,按照预定路线,用湿毛巾捂住口鼻,弯腰低姿迅速撤离,这能让我们在火灾真正发生时,冷静应对,快速找到安全出口;地震演练时,学会躲在桌子等坚固家具的下面,用坐垫、枕头等柔软物品保护好头部,待震动减轻后,再有序撤离到安全地带。这些看似简单的动作,关键时刻却能成为我们的“救命稻草”。同时,我们也要注意日常生活中的安全细节,比如不随意玩火、不私拉乱接电线,防止火灾发生;不在河边、池塘边玩耍,预防溺水事故。
三、减灾,将损失降到最低
当灾害不幸发生,有效的减灾措施能最大程度减少损失。如果遭遇洪水,要迅速向高处转移,如屋顶、大树等,避免被洪水冲走;被困时,利用鲜艳的衣物、手电筒等发出求救信号,等待救援。面对火灾,要第一时间拨打119报警电话,准确报告火灾地点和火势情况。如果是小火,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,可用灭火器、沙土等进行灭火;如果火势较大,应尽快撤离现场,不要贪恋财物。在灾害发生后,我们还要积极配合救援工作,听从指挥,有序疏散,为救援人员争取更多的时间和空间。
同学们,防灾减灾,人人有责。让我们从自身做起,从现在做起,学习防灾减灾知识,提高自我保护能力。让我们携手共进,筑牢防灾减灾的坚固防线,守护我们的生命安全,守护我们美好的校园和家园。
愿每一位同学都能在安全的环境中茁壮成长,愿我们的生活永远远离灾害的阴霾!
随后颁发的“运河文化传播小使者”等奖项,从杭州拱宸桥的漕运码头发轫,到绍兴八字桥的纤道石阶驻足,孩子们用研学笔记中的水墨速写、摄影作品里的乌篷剪影、调研报告里的漕运密码,让千年运河“活”在当下。